| 日前,2025年度福建省乡村振兴机制创新优秀案例公布,古田《深化“三变”改革 促进共同富裕》入选。 何为“三变”改革?“三变”改革即资源变资产、资产变股金、村民变股民,通过系列改革,当地农民可将闲置的土地、房屋等资产入股农村经营性产业项目获得分红收益。 转变思想,靠山吃山靠水吃水,手里抱个金娃娃,要知道如何使用。20世纪90年代,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,大量的村办企业、镇办企业、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,这些企业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修建厂房,但是随着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,这些企业中的一部分被淘汰、兼并,使得厂房废弃闲置,造成了大量的土地资源闲置。这些废弃闲置的厂房到了后来人的手里,变成了拆不得、建不得,既破坏人居环境,又浪费土地资源的心病。如何变废为宝,用好手中的金娃娃,就必须转变思想。福建交出了对症闲置资源的“良方”。 资源变资产,激活闲置资源。相较固定租金,土地入股更能激发内生动力,让村集体持续分享产业增值收益。这一步让村集体和老百姓切身感受到了,以往的无用之物可以用来“变现”,激活了闲置资源一池春水。 资产变股金,激发了“变现”动力。只有让资产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真金白银,才能激发村集体和老百姓的动力,这期间福建创新了“抽肥补瘦”的二次分配机制,就是建立全镇村级运转保障基金,对财政投入项目的收益实施统筹管理,将收益的70%分配给项目所在村,其余30%分配给保障基金,用于支持村集体年收入低于10万元的“弱村”,最终要促进各村共同富裕。 村民变股民,共享集体经济“红利”。在村两委的带领下,村民华丽变身为股民,村民不仅可以到企业务工增加收入,还可以按时拿到股金分红。在村集体经济壮大的同时,也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。 “三变”改革的终极目标是让村集体经济壮大起来,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。福建的良方为其他地方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迹可循的模版。 |